资讯详情

柘城县职业教育中心2019年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3-04


《柘城县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9年)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柘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备备案的中等职业学校,是河南省第三批特色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管理强校。学校工作职能为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升学与就业并举。学校位于柘城县黄山北路,校园占地面积100005平方米,建筑面积63852平方米,资产总值5365万元。
1.2 学生情况。包括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毕业生规模、学生结构、巩固率、培训规模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2019年度,学校招生录取态势持续良好,共计招生1370人,超额完成商丘市教育局下达我校的招生任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65人,2019年毕业生704人,社会培训654人。
表1-1学生情况表
 
表1-2学生结构表
 
1.3 教师队伍
(1)教师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师206人,生师比为15.8:1 ;专任教师176人,其中,公共基础课教师91人,占专任教师的56%,专业课教师70人,占专任教师的44%;兼任教师总数达到25人,兼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5.5%。
表1-3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2)专任教师结构
学校专任教师17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6人,占专任教师的8%;本科160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高级职称教师达35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19.88%;中级职称95人,中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53%;双师型教师总数达到56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专任教师的74.5%。
 
表1-3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表1-4专任教师职称比例
表1-5专任教师双师型结构
 
(3)兼职教师
学校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选聘兼职教师,2019年,学校申报河南省职业学校特聘岗教师4人,现有兼职教师25人,其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教师10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兼职教师比例为40 %。
1.4 设施设备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量达1531台(套),教学设备总价值达1472万元;设施设备条件基本能够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2019年学校增建大数据、工业机器人和京东电商3个实训室,并对现有实训室进行扩充设备,校内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达到59个,实训室总面积为11500平方米,生均3.52平方米;新增试验实训工位126个,学生实训实习工位数达到1376个生均0.42个;学校图书总量9万册,生均27.7册。
表1-6学校设施设备情况表
 
2.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一)思想政治状况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课堂育人主渠道,实施“三全育人”策略,坚持育人为本,突出做人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素养。坚持学生自治,以“四成教育”为基本理念,以“四美”(美在教室、美在宿舍、美在行为、美在学习)活动为主线,通过班会课、宣传栏、黑板报、升国旗、团课、微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健康活泼的班团活动、各类主题活动,校园文明和谐,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品质和心理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我校现有学生团员1417人,占全校人数的43%。2019年有486人参加团校学习,发展新团员200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良好,他们积极、向上、健康,有理想,有目标,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的比例逐年提高。
(二)文化课合格率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文化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德育课程及体育课程,学校重视基础文化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基础文化修养的培养,保质保量教好和让学生学好基础文化课程。每学期均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学校实施“期中期末+平时”的学业考核制度,学生公共基础课一次合格率在97% ,通过补考成绩合格率为100%。
(三)专业技能合格率
学校重视专业技能教学,倡导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并重视专业教学课外延伸,成立有对接各级技能竞赛的专业社团,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2019年,学校组织专业技能考核,一次合格率为97.5 %,补考合格率为100%。
(四)体质测评合格率
学校重视体育工作,保证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重视“两操一课”的组织实施,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要求,开足课时,规范上好体育课。
2019年,我校共组织一年级1363名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其中,优秀373人,良好811人,合格91人,不合格88人,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93.54%;组织二年级1083名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其中,优秀172人,良好652人,合格120人,不合格139人,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87.2%;组织三年级799名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其中,优秀45人,良好420人,合格199人,不合格135人,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83.1%。
 
表2-1  2019年学生体质测评统计
(五)毕业率
2019年,我校毕业学生数为704人,就业学生数为704人,就业率为100%。其中直接就业为488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数为216人。毕业生获得双证书人数681人,获得双证书率96.7%。
表2-3  2019年毕业生情况统计表
 
2.2 在校体验
学校积极实施“力争让每个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激情、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力争不让优秀学生有遗憾、力争让每个学生出彩”的“四个力争”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教学活动、生活服务、社团活动等,全面贯彻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教学育人、过程育人教育理念,把学生教育工作贯穿到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环境文化之中。学校树立职业教育人才观,践行“成人、成才、成长、成功”的“四成”教育理念,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的职业教育人才观,重视技能提升,开办不同类别的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举办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为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了积极的舞台,为学生体验成功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学生对学校的环境、教学、各类活动满意度高,师生关系融洽,生活在学校有较强的归属感、安全感。
表2-4  2019年学生在校满意度统计表
 
2.3 资助情况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贫困生扶助长效机制,帮助各阶段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工作任务,同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
2019年,我校主要资助方面有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户资助金和学校奖学金。2019年享受国家免学费免学费共计5799次,免除学费共计551.495万元,享受国家助学金4365人次,共计发放助学金436.5万元,通过“雨露计划”项目资助建档立卡户贫困生483人次,共计资助144.9万元。在学校奖学金方面,主要是奖励德、智、体、美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主要是补助给我校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从而保障了我校每一位贫困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保障贫困学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
 
表2-5  2019年学生资助情况统计表
2.4 就业质量
学校重视就业教育,开设有就业指导课,加大就业教育,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完善实习的跟踪指导,经过就业能力培养和培训后,学生就业稳业能力明显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明显提高。
2019年,学校应届毕业生704人,顺利就业704人,就业率100%,初次就业678人,初次就业率96.3%;区内就业135人,区内就业比重为19%;毕业生获取“双证”率为96.7%;升大专或本科216人,升学比重为30.7%。
根据学校对2019年235名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企业对我校毕业生表示满意的228人,满意度达到97.3 %;毕业生对就业表示满意的681人,就业满意度96.7 %;对母校满意的毕业生679人,满意度为96.5%。
 
表2-5  2019年学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2.5 职业发展
学校紧紧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注重学生职业发展与职业能力提升。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具有生命活力、对接生产一线的知识模块,实现所学即所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初步建立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职业发展,培养学生职业意识;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场景中培养职业能力;通过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社团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未来就业做好技能准备;通过课程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创业就业观念;通过电子商务产学一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
3.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动态调整
(一)专业结构调整
学校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加强学校专业群与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建设紧密对接,新增面向本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数据运维专业和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学校与北京易初传媒有限公司在签订合作协议,采取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开展2+1人才培养,与广东犇匠所建立的美的、海信等企业参与的企业联盟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校企合作。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在传统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上开办大数据运维专业,使之更加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表3-1  2019年新增专业情况统计表
(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学校根据省教育部门安排,立足服务社会、立足于校企合作、立足促进学生就业,根据人才市场需要初步建立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三)特色专业
2019年,学校继续建设电子商务、机器人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为示范专业,同时,学校被批准为河南省“双高”项目学校,确定机电技术应用为高水平专业群。
3.2 教育教学改革
(一)公共基础课
1.学校重视公共基础课教学。以河南省三次修订的教学标准为蓝本,按照教学标准规定的课程开设,保证学科、开足学时。
表3-2  学校各专业公共基础课安排统计表(公共基础课部分)
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建设,选派15名基础课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20多名教师参加信息化、班主任等各类专项培训;加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学校倡导基础文化课程改革,把传统的知识教学变成体验式、参与式、情景式、互动式等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19年我校基础文化课教师吴楠在河南省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奖。
(二)专业设置
 学校专业设置涵盖农林牧渔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文化艺术类、旅游服务类和财经商贸类7个专业大类的15个专业,涵盖交通运输、文体艺术、商贸信息、机械制造四大专业群。
表3-2  学校专业统计表表
(三)师资队伍
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师资队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学校继续实施教师发展“五策略”,即在职教师能力提升策略、化课教师转型策略、专业教师企业培养策略、招才引智策略及“能工巧匠”引进策略,不断优化教师发展机制。
(四)课程建设
学校积极推进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深度建设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开发《电子商务网页制作》等校本课程,购置配套课程教学资源包,极大满足专业发展需要。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在大数据、高铁乘务、无人机、京东电商、工业机器人等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开展“2+2+N”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现代学徒制,全面推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基地共建,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七种教学模式。我校专业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根据专业特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等。
(六)信息化教学
2019年学校数字化校园水平持续建设,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已搭建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平台,实现班班有一体机或电子白板,为推进信息化教学,学校多措并举,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一是开展信息技术培训,选派10多名教师外出学习信息技术,举办“鸿合一体机”使用培训;二是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学校把教师信息化教师纳入教师考评机制,全校有85%以上的教师经常用一体机进行教学;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要求所有教师均要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包括PPT、题库、学科或专业教学资源);四是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我校吴楠老师荣获国家级二等奖,葛瑞影老师荣获省级二等奖。
(七)实训基地
2019年学校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企业捐赠的方式建成大数据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和京东电子商务实训室,同时通过企业捐赠的方式扩建PIC实训室和气动实训室。
(八)教学资源建设
2019年,学校继续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实施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的电子教案,根据学科要求建立学科和专业试题库,根据课堂教学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制作PPT和制作微视频和微课等教学资源。
(九)教材选用
学校规范教材使用。严格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7-2018年度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教职成[2017]681号)的文件精神选用与征订教材,选好、用好教学用书,无违规征订教材情况,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
3.3 教师培养培训
在教师发展“五策略”支撑下,学校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打造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实施教师成长基本功提升工程、教师定期参加外出培训工程、青年教师培养“青蓝”工程、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岗位学习提高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教师幸福工程、教师学期优质课工程、教师岗位能力提升工程、课题引领工程等“十工程”。2019年度,选派127名教师参加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培训、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双师教师、专项提升、班主任培训等各项培训,选派22名专业教师下企业实习和挂职锻造培养“双师型教师”。
3.4 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部门设置齐全,分工明确,分别设有主管教学、行政、德育和后勤副校长4人、专职副书记1名,设有办公室、教务科、政教科、总务科、财务科、招生就业办、信息科等职能科室。学校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加强学校规范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创新学校运行机制,激发学校内部活力。
(一)教学管理
学校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积极实施“四个力争”为教育教学行动纲领,重视教学管理工作。
1.抓制度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制。2019年,以教学诊改为抓手,进一步修订教学管理制度,重视教师量化考核。为规范学校教学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2.抓常规管理,强化教学督导检查工作。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常规》,加强对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监控与督导(学年学期计划、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积极实施《教师教学管理考核细则》,对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工作量、考勤、作业批改、成绩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量化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评优表先、晋职晋级挂钩。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学生对教学工作意见和建议,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并把评教结果与教师量化考评挂钩,以此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3.抓教学重点,做好质量提升工作。首先,抓好对口升学工作,加强对口升学班质量管理,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规范考试和质量评估,2018年,学校对口升学成绩显著,对口升学率100%,本科上线37人;其次,突出技能竞赛,重视学生技能培训,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省、市和学校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2019年,学校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1项;有330名学生分别获得市级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次与比例均创办历史新高。
(二)学生管理
以成人、成长、成功、成才的“四成教育”为突破口,把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安全结合起来,坚持抓常规、抓细节、抓养成,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秩序安全稳定。
 1.抓组织,构建学生工作体系。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例会、班主任培训、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组织班主任学习新时期学生管理和班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班主任的思想脉搏及工作实践注入新鲜血液,使班主任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2019年,杜春霞在河南省班主任素质能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另外,有8名教师及班级分别被评为省市县优秀班主任和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二是高度重视学生自治管理,培养一支工作作风过硬、责任心强的学生会干部和班、团干部队伍,他们在重大活动组织、各类活动、社团活动、宿舍管理、班级管理、平常执勤等工作中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抓机制,提高学生工作实效。一是建有一支强有力德育队伍,政教科、团委、安保科、综治办四位一体,分工协作,共同构建学校优良德育环境,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学生会与班主任是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班主任有效管理与学生自治、自我管理相结合,德育工作卓有成效。二是继续实施量化考核细则,把班主任工作业绩与量化考核挂钩,与评优表先挂钩。三是实施学校领导包班制度,把班级工作质量、班主任工作绩效与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挂钩,实效1+1班级管理制度。
3.抓内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一是做好主题班会,利用班会这一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二是抓好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三是开展“美在教室”、“美在宿舍”、“美在行为”、“美在学习”的“四个美在”活动,通过综合考评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学习优秀学生。四是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教育工作。 
(三)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和政策,认真落实上级有关财务规定,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明确财务部门各岗位职责。为提高校内资金使用、分配的合理性,做到用款有计划、收支有标准、分析有资料、监督能到位。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收费规定和收费标准,不乱收费,学校收入由财务室统一归口管理,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学生的服务性收费、代办费专款专用,按学期进行结算,做到公开透明。按要求管理和使用票据,完善报销审核程序,努力做到账务规范。按要求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财务人员每月按时、按质、按量上报财政部门和人事部门工资信息;财务人员对会计工作能做到条理清晰、帐实相符,达到正规化、标准化水平;财务人员坚持把学校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维护学校的整体形象。
精心设计会计核算体系,全面、真实、及时的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为领导决策等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对学校每笔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 
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账、专款专用,严格招标、资金支出审批、终期验收手续,确保专项资金安全、高效、封闭运行。
(四)后勤管理
加强后勤职工队伍建设。加强日常政治学习,进行经常性的后勤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后勤工作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忠于职守和艰苦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资产购置必须记固定资产账,并且要注明使用科室、存放场所、使用人、资产数量、型号、单价等详细信息。如需报废严格申报、审批手续,个人不得私自处理。
加强膳食及宿舍管理。保证各种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并监督检查各种食品原料的质量、进货渠道,确保学校食品安全和学生就寝安全。
(五)安全管理
学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在平安校园创建中,做到安全管理网格化、安全制度系统化、安全工作精准化、安全教育课程化。
1.强化校园安全基本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实现学校监控全覆盖,切实发挥人防、技防作用。
2.建立安全工作机制。第一、建立全员安全责任制度,学校上至领导、下至一般职工,根据工作内容和性质,均承担相应安全职责,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第二、实施全封闭管理,严格来客来访等级审查制度。第三、实施安全问题“晨报制度”、“周排查制度”和“月上报制度”。每天晨会时间由带班领导汇报值班期间发现的安全问题;每周的领导例会时间包片领导汇报责任区域所排查的安全隐患,对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每月向教体局报送学校安全检查台账。
3.切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通过在学校显要位置悬挂宣传标语,通过各班黑板报和学校宣传栏定期出版安全知识专栏,通过每周的晨会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师生宣传交通、用电、食品卫生、防溺水、防火、防震等安全知识;学校每月举行一次安全演练活动;每学期均聘请专职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普及安全教育知识;通过安全管理平台,实现家、校、生一体安全管理机制。
(六)科研管理
学校树立“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的理念,重视学校科研工作。一是重视教师科研专题培训,学校每学期举办两次教师科研专题培训,收到很大成效。二是营造学校科研管理机制,学校把教师科研工作作为提升教师能力,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的重大举措。教务科具体负责教师教科研工作,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研究,重视教研组的引领作用。三是注重课题导向,切实做好科研工作,以组织申报省市职业教育立项课题为导向,组织教研组结合本教研组教育教学重点积极申报和开展课题研究。2019年,崔晓霞主持的省级课题结项,并评为河南省优秀课题;冯凤华、张西良主持的市级课题结项;2019年学校共申报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2019年度学校教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多篇。
(七)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的“共治”,从落实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创新育人文化建设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上进行深化共治。
落实管理制度建设。学校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深化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各系部依据学校考核评价方案制定系部管理方案。学校以章程为顶层与核心,明确防控措施和监督检查路径,逐条落实责任处室、责任人,定期按照防控清单但不仅限于清单开展自查工作。学校重点完善了内控制度,加强廉政要求,形成程序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治理体系。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中层、骨干教师身上。要提升学校治理水平,重在培养中层干部、骨干教师。一是通过对管理队伍和年青骨干教师的能力培养与提升,实现学校的内驱动力提升;二是定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强化干部的党性观念、公仆意识、敬业精神和廉洁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三是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再次,重重充实管理者队伍,通过多方考察,学校任命余金光为学生管理段长。
(八)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成立有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设立了信息化管理的专门机构——信息中心,学校制定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信息化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对各功能室的使用进行明确规定。
学校积极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我校建成了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学校建设有信息网络中心、一卡通系统、网络广播控制中心、校园电视台、视频监控系统、学生迎新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实训实习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科研管理系统、行政与党群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购置有汽修专业仿真软件、旅游专业仿真软、数控专业仿真软件,购置有数控专业教学资源、汽修专业教学资源、旅游专业教学资源、计算机专业教学资源、电子电器教学资源和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学校数字图书馆共有电子图书25万册,包含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视频、音频及动画等不同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图书馆有1个中文数据库或数字资源检索平台。师生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设备及基础的信息技术系统,根据教学和学习需要能够熟练使用多种搜索引擎和多种浏览器,下载并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3.5 德育工作情况
 (一)德育课实施情况
按照中等职业学生发展要求,把德育贯穿到各科教学,规范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政治经济与社会》、《职业礼仪》、《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课程,保证德育课程的学时,改革德育课程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中职生心理特点,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诸如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谈论法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德育课程的吸引力,体现了德育课程的时代特点。
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通过学校专题会议、班主任会议及德育讲话等多种途径不断宣传、布置和渗透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坚持开展每日德育安全教育课堂制度,每周一由团委、政教组织国旗下,每天由班主任落实德育教育,一学期来共组织全校性德育教育20次、国旗下讲话17次,内容涵盖生命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四成教育及综合职业能力五大块。开展了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主题班会、反邪教主题班会、防溺水主题班会、学雷锋主题班会、重大节日主题班会、安全生产月主题系列活动、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
(二)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搭建校园文化载体,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立德树人为根本,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从净化、绿化、美化,整治校容校貌入手,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常规工作。一是开展好主题班会,利用班会这一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本年度组织了感恩教育、养成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主题班会。二是做好学生常规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升国旗、大课间、早操、早晚自习等常规管理工作;坚持政教科负责、学生会检查,每天做到查到校、卫生、早读、课间操、自习和宿舍纪律、卫生,做到有记录、有汇报、有处理、有奖惩。开展“美在教室”、“美在宿舍”、“美在行为”、“美在学习”“四美”活动,通过综合考评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学习优秀学生。实行班级流动红旗和文明宿舍流动红旗及各项活动考核奖励机制,形成争先恐后的良好局面。 
2.抓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是组织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展现职教风采”学生演讲比赛、“传承国学经典,展现青春风采”经典诵读比赛、“祖国在我心中”歌咏比赛等竞赛活动。二是组织举办了“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保护环境”、“消防和溺水安全”、“暑期安全”、“心怀感恩,与爱同行”、“庆祝教师节”、“庆祝国庆”、“纪念九一八”等板报活动。二是组织开展了“燃青春,敢担当,勇超越,赢未来--18岁成人礼”活动、“中国梦,职教情”文艺演出活动、“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推普活动和各类志愿者活动。三是学校团委充分发挥青年组织功能,开展祭扫烈士陵园、“不忘初心跟党走”团课、学习党的十九大团课、志愿者服务、助残爱老等活动。这些活动富有特色,充分体现把做人教育放在首位的职教中心教育特色。
(三)文明风采活动开展情况
学校立足“让每一个学生出彩”的指导方针,重视学生的文明风采活动,立足于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为目标,重视特长教育,出彩教育,每学期均举办“征文”、“摄影”、“普通话演讲”、“才艺展示”、“校园歌手”等竞赛和评比活动。2019年,在省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中,我校省级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3项,荣获市级一等奖11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21个。
(四)社团活动
学校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根本宗旨,对接国家、省市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素质竞赛和文明风采,推动社团建设。学校社团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现有社团48个,参加学生850人,这些社团,在学生或教师的管理下,不断完善,充分显露出青春活力和创造活力。2019年 ,学生在各级各类中职学生技能竞赛中成绩优异。
(五)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
学校重视团组织和学生会建设。校团委组织结构健全,职能明确,充分发挥组织和引领作用。学生会作为学生自治组织,是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学生组织,协助学校团委和政教科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功能,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力军。
团委、学生会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我学生自我管理工作。通过主题团日活动、黑板报评比、主题演讲比赛、照片征集、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从不同侧面培育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开展了“传承国学经典,展现青春风采”经典诵读比赛、“祖国在我心中”歌咏比赛、 “中国梦,职教情”文艺演出活动等,开展了祭扫烈士陵园、“不忘初心跟党走”团课、学习党的十九大团课、志愿者服务、助残爱老等活动。这些活动富有特色,充分体现把做人教育放在首位的职教中心教育特色。
学校团委重视团员理想教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抓住入学、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庆、元旦等纪念日为契机,广泛开展18岁成人宣誓等主题教育,组织国旗下演讲,召开团干部培训会议,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坚定青少年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3.6 党建情况
学校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团结带领全校干部职工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一)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情况
学校党支部班子健全,成员分工明确并向全校教职工公示。2019年,学校配备有专职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互相支持,配合协调,工作效能高。
规范党员管理。建立党员工作岗位管理制度,定岗定责,加强绩效管理;开展谈心活动,搞好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分析;建立党费收缴管理制度,党费收缴工作有专人负责。
加强党员学习教育。规范工作机制。学校组织设置合理,学校党支部领导分工明确,按期推进党建工作,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把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党员身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党支部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机制。
严标准发展党员。学校党支部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党建目标管理,建立发展党员考察制度。经民主评议,学校党支部确定2名教师为发展对象。
做好基层党组织作风整治工作。为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认真落实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支部每月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员会议。每半年开展一次分析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动态和党支部书记与党员谈心活动,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搞好党务公开,落实民主管理制度,提高决策透明度;坚持党课制度;建立党员直接联系群众服务机制,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和帮扶。
(二)推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校党支部认真组织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把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党员目标管理、先锋指数考评、星级评定制度落到实处。今年,召开全校党员大会18次,支部书记上党课6次。党支部活动每月1次;各党小组平均每月1次以上;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每月1次;党小组活动每月1次。开展民主生活会2次。
运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报告,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宪法,组织全体党员参与党员先锋岗活动,开展党建宣传等,将党的组织生活与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党建引领党建育人思想贯彻到位,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三)加强党组织建设情况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我校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2名,支部委员6名,分别是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和纪检委员。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制定了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制度,积极组织党员以不同形式开展政治学习。全体党员系统地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相关条例等理论知识。
(四)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情况
学校党支部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章》,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履行党建责任,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有效实现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在推动发展、深化改革、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大力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重点抓好安居扶贫和产业扶贫两个突破口,较好地完成了精准扶贫工作。
4.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校企融合,建有平台,形成机制。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市场调研,参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研究,提供体验式、顶岗式实习岗位。2019年学校继续与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合作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人数达270人,学校与合作企业开办有“吉利班”、“易初班”、“商鲲班”、“京东班”和“美的班”等5个订单班。
按照现代学徒制标准推进产教融合。学校实施“2+2+N”人才培养模式,与京东电商集团实施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实现学习与就业的的无缝对接,学生学习就是就业;与北京商鲲在高铁服务与管理和无人机班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共育;与北京易初在大数据专业实施“2+1”深层合作,易初选派企业技能人员来校授课,在基地共建的基础上实现人才共育;与广东犇匠组建的企业联盟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实施定期跟岗实习的人才培养。
4.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切实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为704位学生走进社会进行顶岗实习提供了对口的实习岗位。学校安置就业办与班主任老师不定期的进行实习单位的走访了解,平时,继续通过微信、QQ群、电话、返校等强化对实习生实习安全的管理,促进校企、家校的紧密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杜绝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实习学生均能遵守单位的工作纪律,工作表现良好,无安全事故发生,受到用人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结合办学实际和专业特征,充分发挥作为商丘市中等职业教育集团成员的作用,开展职业岗位能力调研、典型案例调研、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建设规划等,以整体推进商丘市中等职业教育上水平为目标,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社会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的思路,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育质量,形成了教育质量与学生规模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学校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对接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级专门人才和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共开设有16个专业,学校、专业教研室共同研究制定每个专业的培养方案。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2019年我校共有毕业生704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参加对口升学考试216人,被本科院校录取37人,参加对口升学学生高等学校录取率100%,直接就业488人,就业率100%,用人单位满意度96.7。
作为柘城县唯一一所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柘城县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柘城县扶贫培训基地,学校“长短并重”,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设备、师资等优势,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成效显著。
2019年,学校开放教育为地方人才提供学历提高教育,共有293名学生注册入学;学校承担商丘市中等职业学职业技能竞赛机电、旅游服务、计算机等专业项目技能竞赛活动;承担柘城县“雨露计划”技能培训,共计培训技能人才483人;开展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共计培训5期5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8人;为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共计培训6期1230人;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入校入班为全县10000多名初中毕业生宣讲职业教育政策、优势和发展前景。
2019年度社会培训汇总表
 
5.3 对口支援
学校对皇集乡58个贫困户进行对口支援帮扶。进行技术技能扶贫,采取“送教下乡”的形式对贫困户村民进行种植、养殖等现代农业技术进行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改变家庭命运。
多年来,把柘城县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学校帮扶学校,除学校每年对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对口帮扶外,学校每年还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募捐,支持残疾人事业;每年六一儿童节、助残日,学校派出文艺队为特殊教育学校师生表演节目,丰富他们文化生活。
学校与张桥镇敬老院结成帮扶对子,关心敬老院老人生活,为敬老院捐钱捐物。学校每年均组织教职工到敬老院开展关爱活动,帮助老人生活起居,丰富老人业余文化生活。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
2019年,政府共计投入各类职业教育经费共计2229.965万元。其中,支付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共计436.5万元,免学费551.495万元;教育附加费400万元;生均经费173.97万元;项目资金668万元。
6.2 政策措施
县委、县政府为学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已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每年四五月份都要召开全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职业教育招生政策,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2019年学校共申报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特聘岗教师4名,为学校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通过县“招才引智”吸纳高学历毕业生10名,计划给予解决编制,扶持职业教育发展。
7.特色创新
以案例(2个左右)的方式反映学校特色和主要创新点。
案例一:
深化校企合作,实施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为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具有现代学徒制式的“2+2+N”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学校与京东电商集团在电子商务——客服专业方向进行“双主体”、“双导师”育人和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模式如下:
 合作思路:京东校企合作项目是前沿电商运作模式及热点业务群体相结合、线上线下资源互动整合,运用校园全实体系统的搭建实现行业运作在校内的全面呈现。项目结合学校实习实训、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等需求,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共同培养技能人才。
合作模式:实施校企双主体、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育人及教师、学生、育人、“2+2+N”人才培养模式。
基本做法:(1)共建课程,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衔接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专业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人专门才的要求,构建培训内容。(2)共同管理,学校不仅与京东电商集团协商共同构建课程,在管理上也强化合作,按照企业要求,依据企业文化构建管理模式,实现培训与岗位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形成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观念。(3)基地共建,按照校企合作模式要求,按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由学校提供场所、企业提供设备建设生产性实训场所。(4)人才共育。由学校负责基础课程的教学,企业进行实战型专业课程的教学,校企共同担负人才培养任务。
案例二:
以赛促学,引导学生成功
——学校开展技能竞赛活动的典型做法
一、指导思想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技能有大赛”,技能竞赛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一种手段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的助推器。近年来,学校紧紧把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立足于中职学生特点,深入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走出了一条促进学生成才、成长、成功、成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大成效。
二、实施过程
(一)对接目标,巧妙设计竞赛类别
学校立足于“四成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把学生竞赛活动分为四类。第一类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专业技能竞赛,对接专业和课程,突出技能水平,打造精湛技艺,提高技能水平;二是以突出特长为核心理念的文明风采竞赛,立足于学生特长和兴趣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让他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三是以展示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内容的素质能力大赛,对接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现中职教育的基本文化要求,激励学生对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四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立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炼水平。
(二)强化过程,把竞赛融入学校教育活动
把各类竞赛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紧紧把握中职学生特点,创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把竞赛理念、竞赛活动贯穿到中职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节节有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实训教学实践“处处皆比赛”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质量追求,通过社团活动实践“样样都出彩”,发展特长,走向卓越。做到各类竞赛活动常规化、制度化,做好班班有竞赛、年年有竞赛,人人具有参与意识和竞赛意识,把竞赛活动渗透于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形成富有职教特色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三)找准平台,提高竞赛活动成效
学校把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作为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重要载体。学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对接学生兴趣特征,吸纳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学校共组建有48个社团小组,在符合自己特点的各类活动中发挥特长、舒展个性。为了激励学生,学校重视学生竞赛活动的搭建,一是每学期均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强化激励,形成长效机制   
为了构建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打造具有职教特色的学校质量文化,形成具有职教本色、学校特色和个体亮色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激发职业教育内在活力,学校重视有关“技能培养+特长教育”的制度文化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领导组,制定职权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定期考评机制。二是加强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的组织与领导,保证活动做到四有“有场所、有时间、有内容、有督导”。三是做好各类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努力形成“专业全覆盖,学生全参与”的全员化竞赛局面,实现以赛促教,教赛融合。 
三、取得成效
几年来,学校以多元智理论为指导,以各类竞赛活动为抓手,努力打造适应中职学生特点的竞赛育人模式,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竞赛校园文化特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一年一次的职业技能竞赛周已成为一种学校文化符号,引导学生奋发向上、积极参与,成为我校教育特色的一大亮点,技能竞赛意识已渗透到师生的思想观念中,组织各类竞赛活动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成果丰硕,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达800多人,连续多年,学校都被授予商丘市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团体奖和优秀组织奖,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河南省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中,我校学生共计一等奖7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1,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是我校一向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结出的丰硕成果,也充分展现了我校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赶超先进的教学质量和追求卓越的教学实力。
四、经验与体会
根雕艺术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等待雕琢的艺术品,并且这个艺术品需要各方面的智慧,共同雕琢完成。最大限度的挖掘并利用这些资源,就能保证孩子的最终出彩。中职学生是高中阶段教育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按照传统教育观念,他们是基础教育的落伍者,他们往往因为学习落后、行为习惯不良、人格偏差才来到中职学校学习。作为中职学校,教育的目标首先要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通过人格重塑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作为一种育人模式改革,通过我们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走出一条“跳出大赛抓技能,立足大赛育精英”的实践模式,通过经验总结,我们有以下体会:
第一、职业技能大赛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通过实施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就业,技能竞赛活动作为学生发展的载体无疑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
第二、职业技能大赛体现了学校“四成教育”育人理念。多年来,学校把促进学生成长、成功、成才和成人作为我校的育人理念,成才是职业教育培养母的技能要求,成功是职业教育方法手段上的体现,培养学生成功心态,成长以一种过程,是职业教育育人使命,成人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终极使命。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就是让学生在竞赛的理念下,通过学生的付出与努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促进学生成长,激励学生成才,实现学生成人的职业教育目标。
第三、职业技能大赛体现了适合职业教育的教育过程的优化。职业技能大赛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系统知识和技能教育的补充,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比较适应中职教育特点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组织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以专业技能、综合素养为立点,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过活动过程的合作交往,促进了学生社会能力的提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成功心态,为他们成功走向社会奠定了优良的人格特征;通过竞赛活动这种形式,让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同时在竞赛过程中养成耐心、细致、坚持、恒心等优良个性品质,是培养培养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的良好平台。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需加大力度。由于近几年学校招生规模扩大,新招录了一大批青年教师,近两年新进教师接近教师总数的50%,他们的基本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们要利用校内培训、师徒结对、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和实践技能达标的“双达标”活动,以及省培、国培、下企业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他们的“双师”素质。
二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2019年度,学校虽然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拓展和探索,但是,按照国家深化校企合作的要求远远不够,校企合作未能全面实施,未能覆盖所有专业。下一步,要认真学习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现代学徒制”工作为抓手,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重点在“引企入校”、扩大订单培养、加强“现代学徒制”基地建设、聘请企业的技术能手与专业课教师进行师徒结对等,建立健全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内涵建设停留在肤浅层面。由于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处于弱势群体,表现为学校的创新驱动能力差,在品质、内涵、特色、创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学校要紧紧抓住“双高”建设契机,全力打造学校品牌。坚持走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之路,突出职业特色、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强化特色发展。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形成符合现代服务业特点和学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教学场所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近年来,学校在校生人数年年增加,教学用房、学生宿舍、餐厅、厕所等严重不足。下一步,积极争取上级建设项目,争取政府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缓解学校教学和生活场所不足的状况。